人民币(CNY)是中国政府的法订货币,自1948年首次发行以来,已成为中国国内经济的主要支付手段。最近几年来,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,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的数据,截至2020年底,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中的占比约为1.85%,仅次于美元、欧元和日元,位居全球第四大货币。
我们需要了解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。在全球范围内,货币的占比通经常使用各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金额来衡量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,截至2020年底,美元在全球货币中的占比约为61.7%,欧元占比约为20.3%,日元占比约为7.5%,英镑占比约为4.2%,人民币占比约为1.85%。这些数据表明,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已相当显著,但与其他主要货币相比,其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进程,触及到政治、经济、金融和技术等多个方面。在政治层面,中国需要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与合作,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;在经济层面,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,吸引外资流入,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;在金融层面,中国需要完善金融体系,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力,下降交易本钱;在技术层面,中国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提高人民币支付和结算的技术水平。
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一些挑战。货币国际化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投入,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的成果。货币国际化常常伴随着风险,如汇率波动、资本活动等,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进行调控。同时,货币国际化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,如资本活动、货币政策履行等,需要政府在保持经济增长和保护金融稳定之间寻求平衡。
虽然如此,人民币国际化依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。随着中国经济的延续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,人民币在国际贸易、投资和其他经济活动中的使用将愈来愈广泛。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,通过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、设立人民币清算行等方式,加能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连接。
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已获得了显著的进步,但仍有很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克服。在未来,随着中国经济的延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,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
全球货币支付排名:人民币占比2.26%,排第五,美元呢?
美元依旧是全球第一大货币。
今年以来,“去美元化”浪潮可以说是此起彼伏,中法用人民币完成首单LNG结算,中国和巴西进行本币结算,东盟十国讨论用本币结算,阿根廷使用人民币结算自中国进口的商品。
如此大的阵仗,颇有燎原之势。那么,美元的地位开始动摇了吗?
前段时间,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(SWIFT)发布了3月全球支付货币排名,前五名仍然是美元、欧元、英镑、日元、人民币。
具体来看,3月美元支付份额达到41.74%,环比上月提升了0.64个百分点,比2022年同期提升0.67个百分点,比2021年同期提高了2.31个百分点。
也就是说这两年美元的支付份额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地位似乎更加稳固了。这到底是什么情况?不是说去美元吗?
其实原因很简单,从去年3月到今年5月,美联储疯狂加息10次,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,联邦基金利率持续上调。
美国的加息操作,就是收割各国财富。随着利率的上涨,各路资金回流美国,支撑着美元持续走强。
阿根廷用人民币结算自中国进口的商品,而出口给中国的商品用美元结算,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美元。因为被美国收割后,阿根廷的美元储备非常少,无法购买更多的东西,截止到今年3月的过去12个月,阿根廷累计通胀率达104.3%。
有分析师认为,如果美联储坚持继续加息,那美元就有机会再次迎来利好,也就是说它的支付份额可能还会继续上升。
在5月3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后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要坚定的将通胀率降回2%。目前,美国的通胀率在5%左右,这意味着后续还有加息的可能。
虽然“去美元化”声势很大,但目前占比还太低,无法动摇美元的地位。
美元支付份额提升了,那谁下降了呢?
数据显示,3月欧元、英镑的支付份额分别为32.64%、6.19%,环比上月分别下降3.79、0.39个百分点,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.72个百分点,0.28个百分点。
美国收割起来,连自己盟友都不放过。
2022年以来,受美国加息,俄乌冲突影响,欧洲通胀比美国还严重,再加上货币贬值,大量的企业和资本流入了美国。整个2022年,欧元兑美元贬值了11%。

英国已经大不如前了,去年接连换了两位首相,经济面临着衰退,GDP已经被印度超越。英镑之所以还有这么高的份额,完全是依靠着过去积累的底子强,毕竟英联邦国家还是有不少。
另外,日元支付份额为4.78%,环比提升了1.8个百分点,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.98个百分点,可以说是最大赢家。
人民币国际化怎么样了?
今年3月,人民币支付占比为2.26%,环比增加了0.07个百分点,比去年同期增加0.06个百分点,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。
这个份额相比最高点是有所下降的,2021年12月,人民币支付份额达到2.7%,超过了日本,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。而最高点是2022年1月,份额为3.2%。
为什么会下降?原因应该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系统在发力。
从2010年初到2021年底,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从0.02提升到5.05。目前,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。十年左右的时间,人民币从空白到全球主要货币,可以说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。
CIPS系统在2015年才推出,发展速度非常快,它既具备结算功能,又具备报文信息传输功能,随着处理金额的不断提升,将不断助力人民币国际化。
美元地位难以撼动吗?
对于美元的地位,一些机构和地区表示继续看好。
2022年6月,欧洲央行发布《欧元的国际地位》年度报告,内容中提到美元在可见的将来仍然难以被其他货币替代。
此外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总裁克里斯塔利娜·格奥尔基耶娃也表示哪种货币都无法取代美元。
但真的是这样吗?美元地位真的无可撼动吗?衡量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,主要从储备、计价和支付这三个方面。
实际上,过去20多年来,美元的占比已经大幅下降。作为外汇储备,美元占比已经从2000年的72%下降至2022年的59%。作为支付工具,美元的占比也从2000年的70%左右下降到现在的41%。
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后,美元先后与黄金,石油挂钩,成为了全球主要商品的计价货币。在今年1月,沙特表示愿意以美元以外的货币出售石油。一旦石油逐渐不以美元计价,那将对美元的地位造成重创。
印度一位银行家称美元是世界最大金融恐怖分子,世界正“拼命寻找一种替代储备货币”。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启多元化货币储备,建立本币结算机制,美元的地位必定会逐渐动摇。
没有哪种货币永远占据绝对主导地位,对于美国长期滥用“美元武器化”,各国早已深恶痛绝。
在中国,我们相信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,去美元化浪潮不会停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,美国的任性妄为,最终会将美元推向深渊。
人民币排名世界第几值钱
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:世界货币结算人民币占比3.2%。韩联社2月17日报道,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(SWIFT)最新统计,今年1月,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份额达3.2%,创历史最高,继美元(39.92%)、欧元(36.56%)、英镑(6.30%)之后,居全球第四位。
截止2023年5月26日,排第4。从世界货币支付占比的排名可以知道,世界货币支付排名依次是:美元(40.51%),欧元(36.65%),英镑(5.89%),人民币(2.70%),日元(2.58%)。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,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,负责人民币的设计、印制和发行。